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春从天上来·海角飘零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2

吴激 金朝诗词 春从天上来·海角飘零

chūn cóng tiān shànglái ··hǎi jiǎopiāo líng

huìnínglǎo shàn yán yuán jiù yīn gǎn ér hǎi jiǎopiāo líng tàn hàn yuàn qín gōng zhuì lòufēi yíng mèng tiān shàngjīn yín píngchuī jìng qīng míng wèn dāngshí yǒujué xiāng líng āi dànlín yīng shān liūlíng líng yuán tài píng zuì chūn fēng bìn biàn xīng xīng zhōngyuán chén fēi hǎi fēi xuě wànlóng tíng xiě jiā yōu yuàn rén qiáo cuì dān qīng jiǔ wēi xǐng duì chuāng liángyuè dēng huǒ qīng yíng

译文

在金国都城会宁府遇到一位年老的宫姬,善于弹奏琴瑟,她对我说她曾经是北宋教坊的梨园弟子,我有感而发写下此词。

我独自漂泊在天涯海角,感叹汉代林苑、秦时宫殿,如今已经荒芜,只剩坠落的寒露和纷飞的流萤。梦中来到天上人间,满眼是金色的房屋,银色的画屏。歌声伴随着乐声,回荡在青天。老姬弹奏旧时宫中的乐谱,她鼓瑟的技艺高超,可与湘水之灵媲美。弹奏的既迅疾又悲凉,琴声犹如林中的黄莺,发出呖呖鸣声,又如山涧传来的泠泠水流声。

在梨园弹奏着太平乐府的时光,她曾度过自己的青春,现在她年华已老,两鬓斑白。战乱搅破了歌舞,战尘飞扬,沧海桑田变幻,万里江山,一片飞雪茫茫,在这北方幽怨的胡笳声中,老姬人已憔悴,不再像画中人般的美貌。我听罢她的演奏,酒已渐醒,只有自己对着窗外冷冷的月光,屋里青色的灯火微微闪烁。

注释

春从天上来:词牌名。 调见《中州乐府》,吴激自度曲,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一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此调以吴激词为正体,若张翥词之多押一韵,张炎词之添字,周伯阳词之减字,皆为变格。 此词牌《钦定词谱》收四种变体,《全宋词》录有三首。

会宁府:指金国都城,旧址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

梨园旧籍:梨园是唐玄宗培养伶人的处所,后世因称戏班为梨园,称吸取演员为梨园弟子。这里是指白发宫姬原籍北宋教坊。

汉苑秦宫:汉苑即汉代上林苑,秦宫即秦朝阿房宫。

青冥:指青天。

湘灵:即湘水之神,传说善鼓瑟。

呖呖(lì lì):状声词,形容鸟叫声。

泠泠(líng líng):状声词,形容水流声。

太平乐府:泛指乐曲。金朝戏剧院本盛行,当时已有太平乐府之称。元人杨朝英选辑的《太平乐府》九卷,即元代散曲的选集。

龙庭:匈奴单于祭天的场所。也指匈奴的王庭,据说匈奴俗尚龙神,因而得名。

胡笳(jiā):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其音悲凉。

丹青:指图画。

青荧:指灯光。

参考资料:

1、黄兆汉.《金元十家词选》.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1996.11:第15页

作者简介:

吴激(1090~1142)宋、金时期的作家、书画家。字彦高,自号东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宰相吴栻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善诗文书画,所作词风格清婉,多家园故国之思,与蔡松年齐名,时称“吴蔡体”,并被元好问推为“国朝第一作手”。

作者的诗词

吴激的诗词

满庭芳 寄友人 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一

柳引青烟,花倾红雨,老来怕见清明。欲行还住,天气弄阴晴。是处吹箫巷陌,衫襟渍、春酒如饧。溪桥畔,涓涓流水,鸡犬静柴荆。高城。天共远,山遮望断,草唤愁生。等五湖烟景,今有谁争。凄断湘灵鼓瑟,写不尽、楚客多情。空惆怅,春闺梦短,斜月晓闻莺。

晚春言怀寄燕中知旧

闲云泄泄日晖晖,林斧溪舂响翠微。

天气乍晴花满树,人家久住燕双飞。

邻村社后容借酒,客舍新来未绽衣。

遥忆东郊亭畔柳,归时相见亦依依。

早春

寂寂重寂寂,出门春草齐。

晚芳犹着树,江涨欲平溪。

山暝有时雨,村深何处鸡。

远山缘底恨,故作傍人低。

同儿曹赋芦花

天接苍苍渚,江涵袅袅花。

秋声风似雨,夜色月如沙。

泽国几千里,渔村三两家。

翻思杏园路,鞭袅帽檐斜。

瑞鹤仙 寄友人 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一

晓溪烟曳缕。乍润入芳草,东风吹雨。桃花破冰渚。看葡萄东涨,孤舟掀舞。沿吴溯楚。记孤烟、相对夜语。到而今醉里,听打小窗,梦随双橹。羁旅馀生飘荡,地角天涯,故人何许。离肠最苦。思君意,渺南浦。会收身却向,小山丛桂,重寻林下旧侣。把千岩万壑云霞,暮年占取。

吴激的名句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出自《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 :出自《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创作背景

  吴激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奉使到金,被强留不遣。词人异国飘零,心怀抑郁,心中情感犹如孕育于地下的岩火,一触即发。所以,当他在会宁府(金国都城,故址在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的白城)遇见流离在北方的宋国宫姬,重闻故国承平之曲时,他写下了这首哀婉痛绝,极尽缠绵悱恻之致的词作。

参考资料:

1、鲁文忠.《中国古代音乐诗200首》.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07:第48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7961.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