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州东园记注释_解释
译文
真州作为一个州郡,位置正处于东南水运交通的枢纽地带,因此成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的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任发运使时,恰好监察御史里行马仲途担任他们的判官。三个人为他们能在一起而高兴。他们趁着空闲的日子,寻得真州废弃的监军营地而修筑东园,每日前往游赏。
本年秋八月,子春因公事来到都城,特将他们所建的东园画成图卷带给我看,说:“这个园宽有百亩,有流水横在它的前面,清池浸润在它的右面,高台建在它的北面。台上,我们筑起了可供登高望远的拂云亭;池边,我们建起了可供俯视清波的澄虚阁;水中,我们造起了浮波逐浪的画舫。园中空地筑起清宴堂,后园则开辟了一个习射娱宾的园圃。满池荷花绚丽夺目,幽兰白芷芬芳扑鼻,还有佳花美木种植成行,浓荫交织,而过去这里却是苍烟白露、荆棘丛生的地方。屋脊高耸,桷子粗大,水光日影,上下摇动,厅堂宽敞幽静,回声悠长,清风习习,而从前这里却是颓墙破壁,深沟断堑的荒凉废墟。遇上天气晴朗,或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真州的文士美女便来游赏,弹琴吹笛,尽情吟唱,而过去碰到风雨阴沉的日子,这里只有鼪鼯鸟兽的嗥叫声。我因此才深信人力是可以改变环境的啊。这图里所画的只是全部景物的十分之一二罢了。至于登高遥望江山的远近,戏水追逐鱼鸟的沉浮,那么自然景物的形象意趣,登高临水的欢乐,观赏的人便各有会心了。凡是画工画不出来的东西,我也就无法叙述了。请您为我们描写出个大概的情形来吧。”
子春又说:“真州,天下的交通要冲,四面八方的宾客来往不绝,都可以和我们在这里同游乐,岂止我们三人独自享受呢?然而池水楼台日益修葺更新,花草树木日益繁茂妍丽,四方的人士无日不来,而我们三人总有一天都要离去的,怎能不眷恋于此呢!如果不为这园写一篇记,那么后来的人谁知道是我们三人创建的呢?”
我认为这三个人才能足以互相辅助成就大事,对他们所负职责又能同心协力,懂得政事的轻重缓急,使上上下下都供应丰足,东南六路的百姓也没有辛苦愁怨的叹息之声。然后才在空闲时间休息,和四方的贤士大夫在园中共同游乐。这都是值得称赞的事,于是我为他们写下这篇文章。庐陵欧阳修记。
注释
真州:宋代州名,治所在今江苏省仪征县。
水会:水路交通的枢纽。
江淮:两浙、荆湖:都是宋代路一级的行政区域。
发运使:全称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宋代置此司,负责江南六路漕粮征调运输等事,治所在真州。通常置发运正使一至二人,副使数人,判官数人,综理漕运事宜。
龙图阁直学士:宋代特有的学士官名,次于龙图阁学士。
侍御史:官名,属御史台。
监察御史里行:宫名,即代理监察御史。亦属御史台。
相得之欢:关系融洽和睦。
监军:监军使,朝廷派出监视地方军事长官的宦官。
岁秋八月:指宋仁宗皇祐三年(年)的秋八月。
以其职事走京师:因公事到京城开封府去。
浸其右:浸润于东园的西边。
吾望以拂云之亭:指拂云亭建在很高的台上。
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池边建造澄虚阁。
画舫(fǎng):装饰华丽的游船。
敞其中:使东园中央开阔。
为清宴之堂:建造清宴堂。
辟其后:开辟兵园为招待宾客射箭的场圃。
射宾之圃(pǔ):宾客戏射的场地。射:指射箭的游戏。
芙蕖芰(jì)荷:莲花。
的(dí)历:即“的睬”,花开晶莹艳丽的样子。
白芷:香草名,多生于水泽之处。
列植而交阴:成排地种植,树荫交互。
苍烟白露而荆棘(jí):意谓此园开辟之前,这里是一片荆棘榛莽,上罩黑烟,下沾白露。
高甍(méng)巨桷(jué):高高的房脊,巨大的椽木。
宽闲深靓(jìng):虚敞幽深,景致佳美。
颓(tuí)垣(yuán)断堑(qiàn):倾倒的墙壁和挖断的壕沟。
啸歌而管弦:唱着歌儿,弹奏着乐器。
鼪(shēng)鼯(wú)鸟兽之嗥(háo)音:黄鼠狼和野鸟怪兽嗥叫的声音。
信有力:的确是出了大力。
一二之略也:只画出了十之一二的景致,其余都省略了。
览者各自得焉:游览的人会各得其乐。
天下之冲:天下的水道要冲。
私吾三人者:满足我们三个人的游乐场所。
眷(juàn)眷:留恋。
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这三位君子的才干贤能足以担负朝廷重任。
知所后先:深深了解漕运的缓急先后。
上下给足:京师和各路粮米供运都很充足。
东南六路:指江东、江西、湖南、湖北、两浙、淮南六路。
庐陵:欧阳修的籍贯,宋代为吉州,在今江西省吉安市。
参考资料:
1、李之亮,徐振云选注.游记散文精华:京华出版社,2000年:第119-120页
2、林冠群,周济夫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欧阳修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225-226页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者的诗词
送
滁南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故事已传遗老说,世人今作画图誇。
金闺引籍子方壮,白发盈簪我可嗟。试问弦歌为县政,何知樽俎乐无涯。
句 其三
最好花常最后开。
春帖子词二十首·十夫人合五首
玉殿签声玉漏催,彩花金胜巧先裁。
宿云容与朝晖丽,共喜春随曙色来。
驯鹿
朝渴饮清池,暮饱眠深栅。
◇媿主人恩,自非杀身难报德。
主人施恩不待报,哀尔胡为网罗获。
南山蔼蔼动春阳,吾欲纵尔山之傍。
岩崖雪尽飞泉溜,涧谷风吹百草香。
饮泉啮草当远去,山後山前射生户。
送宋次道学士赴
古堤老柳藏春烟,桃花水下清明前。
江南太守见之笑,击鼓插旗催解船。侍中令德宜有后,学士清才方少年。
文章秀粹得家法,笔画点缀多馀妍。藏书万卷复强记,故事累朝能口传。
来居侍从乃其职,远置州郡谁谓然。交游一时尽英俊,车马两岸来联翩。
船头朝转暮千里,有酒胡不为留连。
欧阳修的名句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出自《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出自《醉翁亭记》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出自《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出自《丰乐亭游春·其三》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出自《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 :出自《长相思·花似伊》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出自《踏莎行·候馆梅残》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出自《别滁》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出自《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出自《丰乐亭游春·其三》
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出自《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出自《诉衷情·眉意》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出自《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出自《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出自《生查子·元夕》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出自《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出自《生查子·元夕》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出自《生查子·元夕》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出自《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出自《生查子·元夕》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出自《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出自《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出自《踏莎行·候馆梅残》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出自《别滁》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出自《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出自《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出自《画地学书》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出自《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出自《晚泊岳阳》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出自《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出自《秋声赋》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出自《戏答元珍》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出自《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出自《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出自《秋怀》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出自《秋怀》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出自《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出自《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出自《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出自《田家》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出自《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出自《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出自《戏答元珍》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出自《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出自《画眉鸟》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出自《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出自《戏答元珍》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出自《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出自《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出自《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出自《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出自《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出自《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出自《秋声赋》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出自《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出自《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 :出自《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自《伶官传序》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出自《踏莎行·候馆梅残》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出自《画地学书》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出自《田家》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出自《画眉鸟》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出自《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出自《醉翁亭记》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出自《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出自《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出自《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出自《伶官传序》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出自《朝中措·平山堂》
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 :出自《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八月,时作者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应江淮、两浙、荆湖发运副使许元之请,作者根据所见到的图画,又借许子春的口头介绍而写成这篇文章。
参考资料:
1、郭预衡,郭英德主编.新版校评 修订本 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 卷2 欧阳修1: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01:第11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