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点绛唇·长安中作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3

元好问 元代诗词 点绛唇·长安中作

diǎn jiàng chún ··chángān zhōngzuò

shāchūn guī 绿chuāng yóu chàng liú chūn zhù wèn chūn chǔhuā yīng miǎo miǎo yín 怀huái yān zhōngshù 西lóu lián shū mèng xún chūn

译文

在水边,春天归来了,绿纱窗轻轻的吟唱着长留春在的歌。春在何处?落花纷飞,莺燕无语。

情意绵远的抒发我内心的情怀,却只见树木在朦胧的烟中。日下西楼,独剩下帘外的细雨,怕是只能在梦中去寻找春的踪迹。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双调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等异名。

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绿窗:绿色纱窗。指女子居室。

渺渺(miǎo):悠远的样子。

吟怀:抒发情怀。

漠漠:迷蒙的样子。

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作者的诗词

元好问的诗词

感皇恩 张侯寿席此州乐府垂杨一曲方盛

天外想春来,春来天上。乐府垂杨动新唱。扁舟西子,并与云帆无恙。五湖将底用,黄金像。水阁清深,晴楼萧爽。丝竹留教助清赏。松腴仙酎,万斛溪泉供酿。寿杯先领取、山中相。

促拍丑奴儿 皇甫季真汤饼局,二女则牙牙学

幻??铣滴?朱麝掌中香。可怜儿、初浴兰汤。灵椿未老丹枝秀,东邻西舍,排家助喜,沽酒牵羊。天与读书郎。便安排、富贵文章。高门自有容车日,明年且看,青衫竹马,雁雁成行。

清平乐 己亥春,济原先观赋杏花

小桥流水。一迳修篁里。走马章台人未老。只爱明窗净几。杏花白白红红。花时日日狂风。不是碧壶香供,真成恼破春工。

山居杂诗

树合秋生满,

村荒暮景闲。

虹收仍白雨,

云动忽青山。

点绛唇·痛负花朝

痛负花朝,半春犹在长安道。故园春早。红雨深芳草。愁里花开,愁里花空老。西归好。一尊倾倒。气去声与花枝恼。

元好问的名句

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出自《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出自《摸鱼儿·雁丘词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出自《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出自《摸鱼儿·雁丘词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出自《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出自《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出自《摸鱼儿·雁丘词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 :出自《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出自《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槐阴别院宜清昼,入座春风秀。美人图子阿谁留。 :出自《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出自《骤雨打新荷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出自《京都元夕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出自《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 :出自《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 :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 :出自《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出自《秋怀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出自《秋怀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出自《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 :出自《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出自《玉漏迟·咏杯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出自《倪庄中秋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出自《骤雨打新荷

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出自《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出自《骤雨打新荷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出自《倪庄中秋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出自《过晋阳故城书事

创作背景

  元好问十九岁时,随叔父官陇城(今甘肃天水),因参加秋试,在长安住过八九个月;二十一岁时扶叔父丧由陇城还乡里,其后未再到秦中。此词大约作于公元1208年(金章宗泰和八年戊辰),是年元好问十九岁,他面对长安春色,有感而发。诗中曰“二十”,盖举其成数。

参考资料:

1、唐圭璋等著 .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2392-2393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8195.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