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与客携壶注释_解释
译文
我与好友携酒踏青,却发现一夜的风雨已将梅花摧残殆尽。梅花枝头孤鸟独鸣,啄食花心,凌空而去。出自佳人纤纤玉手的一件崭新的春衣上还残留一点儿缝制时的线头。可惜现在梅花香凋玉殒,她也被锁在深深的庭院,我们不可能再相见了。
我伫立凝望当初和她携手同游的地方,而今只剩下那日我们系马的垂杨柳和熟悉我的鹦鹉了。当我从旧梦中醒来时,我的爱人又在何处呢?我只能借助梁间的燕子把我的深情传达给她,问一问她现在过得怎样。当初我们怎能料想到这样会虚度时光、浪费青春呢。
注释
月下笛:词牌名,调始周邦彦《片玉词》,因词有“凉蟾莹彻”及“静倚官桥吹笛”句,取以为名。
壶:酒器。
梅花过了:指梅花被风雨打落在地。
幽禽(qín):幽栖的小鸟。
香心:花心。
柔荑(tí):细向柔嫩的初生茅草,形容女子滑嫩的的纤纤玉手。
残茸(róng)半缕:意为女子为他缝制的春衣还残留着一缕丝茸。残茸:缝农刺绣等针线活计用过的线头。
玉钿(diàn):古代女子的首饰,此处形容吹落的梅花像钗钿一样。
朱门:红漆大门,指意中人所居之处。
认郎鹦鹉:只有架上的鹦鹉还认得我。
彩云:比喻美好事物或薄命佳人。
倩(qiàn):借助。
吟袖:诗人的农袖,此处是作者自指。
弓腰:形容女子纤细柔蚓的腰肢,舞蹈时腰肢弯曲的姿态。
恁(nèn):如此。
参考资料:
1、陶尔夫,胡俊林,杨燕著.姜张词传 姜夔、张炎: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195页
2、韩经太,王维若评注.姜夔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1:第180页
3、[宋]姜夔著.姜夔集:三晋出版社,2008.8:第146-147页
作者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作者的诗词
三高祠
越国霸来头已折,洛京归后梦犹惊。
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
浣溪沙 其二
春点疏梅雨后枝。剪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清波引
大别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胜友二三,极意吟尝。朅来湘浦,岁晚凄然,步绕园梅,摛笔以赋
冷云迷浦。倩谁唤、玉妃起舞。岁华如许。野梅弄眉妩。屐齿印苍藓,渐为寻花来去。自随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
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故人知否。抱幽恨难语。何时共渔艇,莫负沧浪烟雨。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玉梅令
曰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夜行船(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而归)
略彴横溪人不度。听流澌、佩环无数。屋角垂枝,船头生影,算唯有、春知处。
回首江南天欲暮。折寒香、倩谁传语。玉笛无声,诗人有句,花休道、轻分付。
姜夔的名句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出自《暗香·旧时月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出自《姑苏怀古》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出自《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出自《钓雪亭》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出自《琵琶仙·双桨来时》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出自《琵琶仙·双桨来时》
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出自《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出自《钓雪亭》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出自《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出自《庆宫春·双桨莼波》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出自《暗香疏影》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出自《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出自《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出自《淡黄柳·空城晓角》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出自《暗香疏影》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出自《过垂虹》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出自《淡黄柳·空城晓角》
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 :出自《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 :出自《念奴娇·闹红一舸》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出自《念奴娇·闹红一舸》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当时词人在杭州,追怀昔日冶游,思念当时所遇到的一位青楼中人的作品。随着年光流逝,事情早已过去,但对那人的思念却仍是沾沾惹惹地割舍不断,故而不免怅惘忧伤,只好“与客携壶”,借酒浇愁。《月下笛》一词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出来的。
参考资料:
1、陶尔夫,胡俊林,杨燕著.姜张词传 姜夔、张炎: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195页
2、夏承焘等著.宋词鉴赏辞典 下: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第15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