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李清照 宋代诗词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xiǎo zhòngshān ··chūn dào chángmén chūn cǎo qīng

chūn dào chángmén chūn cǎo qīng jiāng méi xiē wèi kāi yún yún lóngniǎn chéng chén liú xiǎo mèng jīng ōu chūn huā yǐng zhòngmén shū lián dàn yuè hǎohuáng hūn èr nián sān dōng jūn guī lái zhùguòjīn chūn

译文

春天已到长门宫,春草青青,梅花才绽开,一点点,未开匀。

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儿玉一样晶莹,想留住消晨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景。

层层花影掩映着重重门,疏疏帘幕透进淡淡月影,多么好的黄昏。

两年第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春的温馨。

注释

长门:长门宫,汉代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因妒失宠,打入长门宫。这里以“长门”意指女主人公冷寂孤独的住所。

些子:少许。破:绽开、吐艳。

碧云:指茶团。宋代的茶叶大都制成团状,饮用时要碾碎再煮。碧:形容茶的颜色。笼碾:两种碾茶用具,这里作为动词用,指把茶团放在各种器皿中碾碎。玉成尘:把茶团碾得细如粉尘。这里“玉”字呼应“碧”字。

留晓梦:还留恋和陶醉在拂晓时分做的好梦中。

一瓯春:指一盂茶。瓯:盆、盂等盛器。以春字暗喻茶水,含蕴变得丰富。春茶,春醪,春水,春花,春情,春天的一切美好之物,均含在面前这一瓯浓液之中。

二年三度:指第一年的春天到第三年的初春,就时间而言是两年或两年多,就逢春次数而言则是三次。东君:原指太阳,后演变为春神。词中指美好的春光。

参考资料:

1、平慧善 .李清照诗词选译 .重庆市 :巴蜀书社 ,1990年 :16-18页 .

2、孙乃修 .唐宋诗词赏析 李清照词赏析 .海口市 :海南出版社 ,1997年 :46-48页 .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作者的诗词

李清照的诗词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瑞鹧鸪·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

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

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

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

可怜春似人将老。

点绛唇·蹴[1]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李清照的名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出自《武陵春·春晚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出自《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出自《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 :出自《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出自《行香子·天与秋光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出自《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出自《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出自《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出自《武陵春·春晚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出自《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出自《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出自《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出自《夏日绝句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出自《清平乐·年年雪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出自《声声慢·寻寻觅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出自《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出自《永遇乐·落日熔金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出自《声声慢·寻寻觅觅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出自《鹧鸪天·桂花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出自《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出自《声声慢·寻寻觅觅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出自《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出自《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出自《多丽·咏白菊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出自《声声慢·寻寻觅觅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出自《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出自《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出自《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出自《庆清朝·禁幄低张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出自《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出自《行香子·天与秋光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出自《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出自《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出自《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出自《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出自《念奴娇·春情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出自《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出自《点绛唇·闺思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出自《鹧鸪天·桂花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出自《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出自《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出自《念奴娇·春情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 :出自《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出自《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出自《念奴娇·春情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出自《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出自《多丽·咏白菊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出自《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出自《点绛唇·闺思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出自《永遇乐·落日熔金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出自《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出自《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出自《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出自《忆秦娥·咏桐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出自《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 :出自《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出自《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出自《永遇乐·落日熔金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出自《多丽·咏白菊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出自《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出自《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梅定妒,菊应羞。 :出自《鹧鸪天·桂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出自《声声慢·寻寻觅觅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出自《念奴娇·春情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出自《点绛唇·闺思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出自《念奴娇·春情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出自《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 :出自《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出自《永遇乐·落日熔金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出自《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 :出自《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出自《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出自《念奴娇·春情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出自《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出自《多丽·咏白菊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出自《清平乐·年年雪里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出自《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出自《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出自《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出自《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出自《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出自《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出自《念奴娇·春情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出自《武陵春·春晚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出自《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出自《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出自《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此词是词人李清照得知丈夫将要回家时所作。一说,崇宁二年(1103),朝廷下诏禁止元祐党人子弟居京,李清照因此别夫回原籍。至崇宁五年春,朝廷解除党人之禁,李清照得以回京。

参考资料:

1、赵晓辉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李清照 .北京市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5年 :23-26页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828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