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注释_解释
译文
今年二月早春时节,冰雪都开始融化了,寒冬时节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夹带着几丝绿色,潺潺涓涓,向东流去。
我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杏花时节,伴随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雨声,我时常探听远方好友的音讯。
西庵所居住的智老精于禅学,但病魔缠身;北栅所居住的天经精于儒学,又安于穷困。
我忽然想念他们,于是就荡舟寻访这二位老友。在春风的吹拂下,我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是何等的风流俊逸!
注释
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苕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经余杭、杭州、湖州等地,进入太湖。
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禅伯:形容智老精于禅学。
北栅:天经所居。亦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儒先:形容天经精于儒学。固穷:安于穷困。
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比喻诗人是雅人。纶巾,用丝带做成的头巾。鹤氅,用鸟羽做成的外衣。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作者的诗词
咏青溪石壁
青溪宜晓日,曲处千丈晦。
天开苍石屏,影落西村外。
虚无元气立,明灭河汉对。
人行峥嵘下,鸟急浩荡内。
向来千万峰,琐细等蓬块。
老夫倚杖久,三叹造物大。
惜哉太史公,意短遗此快。
更欲访野人,穷探视其背。
翁高邮挽诗
万里功名路,三生翰墨身。
暮年铜虎重,浮世石羊新。
天地悭豪杰,山川泣吏民。
空传四十诔,竟不识斯人。
题甘泉书院
甘泉坊里林影黑,吴氏舍前书榜鲜。
床座畧容摩诘借,桂枝应待小山传。
兵横海内犹纷若,风到湖南还穆然。
勉效周生述孔业,赋诗吾独愧先贤。
周尹潜雪中过门不我顾遂登西楼作诗见寄次韵
敲门俗子令我病,面有三寸康衢埃。
风饕雪虐君驰去,蓬户那无酒一杯。
山斋
夏郊绿已遍,山斋昼自迟。
云物忽分散,余碧暮逶迤。
寒暑送万古,荣枯各一时。
世纷幸莫及,我麈得常持。
陈与义的名句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出自《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出自《襄邑道中》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出自《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出自《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出自《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出自《送人归京师》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出自《送人归京师》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出自《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出自《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出自《春寒》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出自《襄邑道中》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出自《咏牡丹》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出自《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