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癸酉春社注释_解释
译文
清清的碧波渺远,日光闪耀,柳条随风轻摆,青草茂盛。已经是垂暮老人了,却遇到春色,这种滋味有谁知道呢?竹帘都垂下来,庭院里一片安静,只有我一个人,无聊地看着一对燕子比翼双飞。
害怕寒冷没敢换上春衫,春日到郊外踏青的时候懒于和其他人相随。摆上春天地里的野菜和做熟的山里的野味,农家酿的酒可以随便些。人老了,不敢多喝,没有醉倒在花丛中,花儿没有说话,却笑话我痴。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原为单调,至苏轼始变为双调,共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癸酉: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春社:祭名,祭祀土地,以祈丰收。周代用甲日,后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
渺渺:远貌。晖晖:晴明貌。
依依:茂盛的样子。一说轻柔的样子。
离离:分披繁茂貌。
帘箔:用竹子或芦苇编成的方帘。
踏青:春日郊游。古代踏青节的日期,因地因时而异:一说正月初八,一说二月二,一说三月三。后世多以清明春游为“踏青”。
野蔌(sù):野菜。山敬:野味。锻,同“肴”。
酿:此指酒。
参考资料:
1、易蓉 陈扬燕编著.宋代节序词研究与欣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04月:第106-108页
2、董自厚主编.宋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第124页
作者简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作者的诗词
和毅伯见寄
欲问矿人归未归,江湖不见雁南飞。
青云未上辞乡国,白璧无因困褐衣。
客里书来行李滞,江南春尽落花稀。
倚门望断山川远,我却疑君此策非。
张德夫园亭八咏·橘渚
小插藩篱护洲渚,当年手自种嘉树。
春风吹出玉珑璁,水面霏微喷香雾。
萧疏木疏候雁翔,漙漙白露朝为霜。
木奴欲献主人寿,一夜累累千颗黄。
紫蟹螯肥鲈脍好,酿就洞庭春色老。
苍头急走唤客来,翠勺金壶同醉倒。
秋怀二首
镜中忽忽老侵寻,政坐文穷自陆沉。
独对西风搔短发,欲谋小隐背初心。
江湖鸿雁天将冷,篱落黄花秋又深。
拄笏看山聊尔耳,懒弹绿绮索知音。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其五
清风峡里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静听。秋桂秋兰在深谷,更堪鼻观挹幽馨。
酬陈叔裕四首
花枝破蕾作轻红,渐有春愁入眼中。
傥可登楼销暇日,幸无举扇障西风。
朱弦自奏难谐俗,白璧深藏莫丑穷。
樽酒论文期款曲,骊驹催客陋江翁。
王炎的名句
创作背景
古代春社,一般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其时正当春分前后,是古人春天祭祀社神(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又兼有乡邻会聚宴饮的性质,故颇隆重热烈。癸酉,为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此时词人王炎七十五岁。词人于社日有感而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易蓉 陈扬燕编著.宋代节序词研究与欣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04月:第106-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