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章台柳·寄柳氏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韩翃 唐代诗词 章台柳·寄柳氏

zhāng táiliǔ ··liǔ shì

zhāng táiliǔ zhāng táiliǔ yán qīng qīng jīn zài fǒuzòng 使shǐ chángtiáo jiù chuí yīngpān zhērén shǒu ((bǎn běn ))zhāng táiliǔ zhāng táiliǔ wǎng jīn zài fǒuzòng 使shǐ chángtiáo jiù chuí yīngpān zhērén shǒu ((bǎn běn èr ))zhāng táiliǔ zhāng táiliǔ qīng qīng jīn zài fǒuzòng 使shǐ chángtiáo jiù chuí yīngpān zhērén shǒu ((bǎn běn sān ))

译文

借问章台的柳啊,过去你是那样婀娜多姿,如今你还和往日一样吗?

纵然那细长柔嫩的枝条,飘垂如故,恐怕也被他人攀折得不像样了。

注释

⑴寄柳氏:韩翃和柳氏赠答故事,见许尧佐《柳氏传》(《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及孟棨《本事诗》。

⑵章台:汉长安中街名,在陕西长安故城西南,见《汉书·张敞传》,是繁华的地方,后来每借称妓院所在。六朝、唐人已用其事与杨柳相连。如费昶《和萧记事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崔国辅《少年行》:“章台折杨柳。”《古今诗话》:“汉张敞为京兆尹,走马章台街。街有柳,终唐世曰章台柳。”故杜诗云:“京兆空柳色。”(《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六七柳部引)。

⑶依依:柔软貌。《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参考资料:

1、俞平伯 .唐宋词选释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10月版 :第11页 .

2、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40页 .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作者的诗词

韩翃的诗词

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寻胡处士不遇

到来心自足,不见亦相亲。说法思居士,忘机忆丈人。
微风吹药案,晴日照茶巾。幽兴殊未尽,东城飞暮尘。

赠长洲何主簿

挂席逐归流,依依望虎丘。残春过楚县,夜雨宿吴洲。
野寺吟诗入,溪桥折笋游。到官无一事,清静有诸侯。

杂曲歌辞·少年行

千点斓斑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骏。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

赠别崔司直赴江东兼简常州独孤使君

爱君青袍色,芳草能相似。官重法家流,名高墨曹吏。

春衣淮上宿,美酒江边醉。楚酪沃雕胡,湘羹糁香饵。

前朝山水国,旧日风流地。苏山逐青骢,江家驱白鼻。

右军尚少年,三领东方骑。亦过小丹阳,应知百城贵。

韩翃的名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出自《寒食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出自《同题仙游观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出自《宿石邑山中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出自《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出自《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出自《章台柳·寄柳氏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出自《宿石邑山中

创作背景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与柳氏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安史之乱爆发,柳氏以色艳独居,恐不免,便落发为尼。不久,柳氏为蕃将沙吒利所劫,宠之专房。京师收复后,韩翃派人到长安寻柳氏,并准备了一白口袋,袋装沙金,袋上题了此诗。

参考资料:

1、周汝昌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版 :第9-11页 .

2、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40页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856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