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西平乐·稚柳苏晴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周邦彦 宋代诗词 西平乐·稚柳苏晴

西píng ··zhì liǔ qíng

yuán fēng chū 西shàngguòtiān chángdào zhōnghòu shí nián xīn chǒu zhèngyuè zéi yóu gǎn tàn suì yuè ǒu chéng zhì liǔ qíng xiē chuān jiǒng wèi juéchūn shē tuó hán qīn zhènglián chū qīng yīn zhē tàn shì zhú 鸿hóng jìnshēn táng gòngwǎn zhēng zhīxiàng zhēng tiáo zhù chén shāniàn zhū yán cuì zēngdào chǔ使shǐ rén jiē dào lián sān chǔ tiān qiáo qián lín xié zhòngxiǎng dōng líng huì péngguī lái zuǒ yòu qín shū sōng xiāngkuàng fēng liú bìn wèi huáduō xiè rén qīnchí zhèng 驿shí dǎoróng zūn quàn yān liú gòngguòfāng shí fān língjuàn jiā

译文

柳才甦(sū)、雨方停,川流悠悠远去,不觉春天已徐徐到来。稚柳在雨中苏醒,春寒料峭,春意无多,冷暖不定。稚柳刚披上一层轻柔的绿纱,那老枝上自然还带着雪袭霜欺的痕迹驼褐色,初阳的微温还被浅浅的树荫遮挡,令人爱怜的初春的太阳,刚刚洒放出一些温暖,便被浅浅的树荫拚死遮挡。四十年来经历的人情世事,皆已随秋去春来的孤鸿疾飞而去,自身也与塘中的蒲苇一齐衰老枯黄,怎能知道将要去的地方前途如何,长久地沉思着站立在平坦的沙岸,追忆四十年前还是朱颜乌发的翩翩少年的时候,曾经游过的地方,这次重来令人思绪万千。

天似穹庐、四野处地天相衔,高大的乔木依然如四十年前,然而如今自己举足要踏上前方征途的时候,却是心境很不平静,时间变迁,重游故地,但人的心境迥然不同。追求和向往又在心底翻腾,羡慕像东陵侯召平与彭泽令陶渊明一样韬影晦迹、鄙视功名归隐林下的生活;以琴、书自娱,闲时依松赏菊,何况自己精力尚沛、两鬓尚无白发。由衷感谢当年的故交好友,他们亲来我下榻处,为我接风,邀我宴饮,执壶把盏,热情留我共同度过百花即将吐艳争芳的春天。故人的殷勤挽留反而让我这个疲倦无比的游子盼望着返家。

注释

稚柳:嫩柳。指春来柳树发的新枝条。苏晴:在晴光中复活生长。

故溪:往年(40多年前)经过的溪流。歇:停息。

川迥(jiǒng):平野辽阔。赊:也是“远”的意思。

驼褐(hè):是说身上穿的驼毛里子的粗布衣服挡不住寒气,正喜太阳露头可以去除寒冷了,不料阴云却死死地挡住了阳光。褐,粗布短衣。

初日:初春的阳光。

轻阴:薄云。抵死:竭力。须:却。

孤鸿:孤雁。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恨如春草多,事逐孤鸿去。”句意为一生经历一去不返。

塘蒲:池中蒲草。南朝梁庾肩吾曾与皇子唱和,势沦败后避难会稽,后还家。词人借喻自己发白身老,不堪再仕而甘守贫贱。

争知:怎知。 向此:来到这里,指天长县。

迢递:遥远。

伫(zhù)立:凝神久立。

朱颜翠发:红颜黑发。代指青春年少之时,也就是四十多年前作者经此路上汴京之时。

嗟(jiē):感叹,感伤。

三楚:古地区名。《漠书·高帝纪》引孟康《音义》称旧名汉陵(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约当今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等广大地区。

乔木:躯干高大、枝叶繁茂的大树。依前:还和从前(四十多年前)一样。欹(qī)斜:倾侧,倾斜。

慕想:向往和仰慕。

东陵晦迹:秦东陵侯召平的隐居行为。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晦迹。隐藏自己的行踪。

彭泽归来:指陶渊明辞官归隐。说明其隐居生活的乐趣。风流鬓未华(花),是说陶渊明隐居时年纪还不很老。

鬓未华:鬓发未花白。句意为陶潜30岁前任州祭酒不久即辞官,更令人敬佩。

亲驰郑驿:指作者的老朋友亲自驰马到天长郊外驿站,想好客爱友的郑当时那样款待他。郑,指郑当时,西汉人,以好客爱友著名。后来借指对友人盛情接待。

时倒融尊:也是指天长的老朋友殷勤地款待自己。融,指孔融,东汉人,好客。尊,即酒樽。

劝此淹留:劝我再此久留。淹留:久留。

芳时:春天。美好的时节。

翻:反而。倦客:客居他乡的倦游之人。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6月:987页

2、刘斯奋.《刘斯奋诗译宋四家词选 周邦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08:第32页

3、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第150页

4、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第150页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作者的诗词

周邦彦的诗词

谩书 其二

旧识回文谱,新谐远调讴。望归朝对镜,合饮夜藏钩。

融蜡粘花蒂,烧檀暖麝油。双眉谁与画,张敞自风流。

万里春·千红万翠

千红万翠。簇定清明天气。为怜他、种种清香,好难为不醉。我爱深如你。我心在、个人心里。便相看、老却春风,莫无些欢意。

虞美人

淡云笼月松溪路。长记分携处。梦魂连夜绕松溪。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
海山陡觉风光好。莫惜金尊倒。柳花吹雪燕飞忙。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

一剪梅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满路花(仙吕)

金花落烬灯,银砾鸣窗雪。夜深微漏断,行人绝。风扉不定,竹圃琅玕折。玉人新间阔。著甚情悰,更当恁地时节。
无言欹枕,帐底流清血。愁如春后絮,来相接。知他那里,争信人心切。除共天公说。不成也还,似伊无个分别。

周邦彦的名句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出自《苏幕遮·燎沉香

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出自《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出自《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出自《兰陵王·柳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出自《花犯·小石梅花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出自《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出自《浪淘沙慢·晓阴重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 :出自《六丑·落花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出自《浪淘沙慢·晓阴重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出自《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 :出自《蝶恋花·早行

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出自《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出自《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出自《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出自《兰陵王·柳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出自《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出自《花犯·小石梅花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出自《琐窗寒·寒食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出自《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 :出自《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出自《琐窗寒·寒食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出自《解语花·上元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出自《苏幕遮·燎沉香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出自《兰陵王·柳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出自《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出自《苏幕遮·燎沉香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出自《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出自《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出自《大酺·越调春雨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出自《六丑·落花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出自《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出自《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出自《蝶恋花·早行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出自《兰陵王·柳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出自《解语花·上元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出自《六丑·落花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出自《花犯·小石梅花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 :出自《六丑·落花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出自《大酺·越调春雨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出自《兰陵王·柳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出自《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出自《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出自《解语花·上元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出自《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出自《大酺·越调春雨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出自《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出自《瑞龙吟·大石春景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 :出自《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正月二十六日,周邦彦六十六岁。是早八月词人去世,该词乃周作中的绝笔。词人“感念岁月,偶成此词”,透露了一种飘零州县、垂老奔波、凄然伤痛的情调。

参考资料:

1、邓绍基 周秀才 侯光复.《中国古代十大词人精品全集:秦观 周邦彦》:大连出版社,1998年03月01日:第258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857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