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种曲注释_解释
译文
当莲花枝干还未长出,秦蘅已经衰老,人们赶着马,驮着金子,去买牡丹花苗。
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里,培上香泥,浇上水,一夜间,绿色花苞欲放,迎着拂晓。
美人们说话带着醉意,花园中轻烟缭绕,傍晚花瓣儿已经披散,蝴蝶也渐渐稀少。
老一代贵族渐渐逝去,但他们的后辈仍穿着罗衣,赏花玩乐合着《蜀国弦》的曲调。
夜幕降临,遮花的帷帐渐渐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儿也开始蔫败萎凋。
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都到哪儿去了,楼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
注释
莲:指水中荷花。秦蘅(héng ):香草名。秦为香草,蘅为杜衡。一说,秦为木名。
走马:骑马驰逐。《诗经·大雅·緜》:“ 古公亶父 ,来朝走马。”走:跑。斸(zhú):挖掘,砍。春草:指牡丹。
香泥:芳香的泥土。隋江总《大庄严寺碑铭》:“木密联绵,香泥缭绕。”却月盆:半月形的花盆。
绿房:指含苞的花蕾。花未开时,花苞为绿色,故称。迎白晓:迎着黎明开放。白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美人:指贵族男女。醉语:醉后的胡言。
散:花开之后,花瓣松散。阑:稀少。
梁王:指汉文帝的儿子梁孝王刘武,这里借指上文中“走马驮金”的老一代贵族。一说梁王是当时牡丹名贵品种的名称。罗衣:原指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此指牡丹的花叶。
拂袖:掠过衣袖;舒展衣袖。南朝梁元帝《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矶。花飞拂袖,荷香入衣。山林朝市,并觉忘归。”蜀国弦:乐府相和歌辞名。又名《四弦曲》《蜀国四弦》。南朝梁简文帝、隋卢思道、唐李贺等均有此作。唐薛涛《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蜀门西更上青天,强为公歌《蜀国弦》。”
归霞:即晚霞,这是李贺特有的一种用词方式。帔(pèi)拖:晚霞拖曳着的长长影子。一说花瓣摇曳欲坠的样子。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归霞帔拖,写残花之景,像衣帔下垂。蜀帐:指用精美的蜀锦制成的护花帷幕。
嫣红:艳美的牡丹花。唐李商隐《河阳诗》:“百尺相风插重屋,侧近嫣红伴柔绿。”嫣,同蔫,指花凋萎。落粉:卸妆。指花朵枯萎。承恩:受到恩宠,蒙受恩泽。唐岑参《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檀郎:指晋朝文人潘岳。《晋书·潘岳传》、《世说新语·容止》载:晋潘岳小字檀奴,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幕的男子的美称。唐温庭筠《苏小小歌》:“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谢女:犹谢娘。唐人惯用来泛指少女。檀郎谢女:泛指游玩赏花的贵族青年男女。
楼台:当年观花处。末二句大意:贵族的青年男女又有什么归宿呢,当年喧嚣一时的观花楼台只有燕子在明月下対语。
参考资料: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54-156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作者的诗词
汉唐姬饮酒歌
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金隐秋尘姿,无人为带饰。
玉堂歌声寝,芳林烟树隔。云阳台上歌,鬼哭复何益。
铁剑常光光,至凶威屡逼。强枭噬母心,奔厉索人魄。
相看两相泣,泪下如波激。宁用清酒为,欲作黄泉客。
不说玉山颓,且无饮中色。勉从天帝诉,天上寡沈厄。
无处张繐帷,如何望松柏。妾身昼团团,君魂夜寂寂。
蛾眉自觉长,颈粉谁怜白。矜持昭阳意,不肯看南陌。
京城
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两事谁向道,自作秋风吟。
莫种树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洛姝真珠
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风飞绰绰。
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é)叠柳香唇醉。
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
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玉喉窱窱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
白虎行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烧书灭国无暇日,
铸剑佩玦惟将军。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拏舟海上寻神仙。鲸鱼张鬣海波沸,
耕人半作征人鬼。雄豪气猛如焰烟,无人为决天河水。
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渐离击筑荆卿歌,
荆卿把酒燕丹语。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移,衮龙衣点荆卿血。朱旗卓地白虎死,
汉皇知是真天子。
李贺的名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出自《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出自《南园十三首·其五》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出自《李凭箜篌引》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出自《开愁歌》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出自《秋来》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出自《金铜仙人辞汉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出自《雁门太守行》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出自《将进酒》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出自《南园十三首》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出自《致酒行》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出自《塞下曲》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出自《金铜仙人辞汉歌》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出自《春坊正字剑子歌》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出自《雁门太守行》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出自《送沈亚之歌·并序》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出自《南园十三首》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出自《南园十三首》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出自《开愁歌》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出自《金铜仙人辞汉歌》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出自《七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出自《李凭箜篌引》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出自《塞下曲》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出自《南园十三首》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出自《将进酒》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出自《将进酒》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出自《七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出自《李凭箜篌引》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出自《李凭箜篌引》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出自《致酒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出自《梦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出自《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出自《致酒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出自《塞下曲》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出自《天上谣》
创作背景
唐贞元、元和之际,京都贵族赏玩牡丹成风,为此挥霍大量金钱。唐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岁暮,车马若狂,以不耽乐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诗人李贺写下这首诗对此事进行了嘲讽。
参考资料: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