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有怀北游注释_解释
译文
金宝装饰的车子,雄赳赳的骏马,花团锦簇,络绎不绝。笙箫在吹,筝琶在奏,扬起了一路香尘。墙头池畔,不时掠过秋千的影子,正是清明寒食的时节。
盛开的花儿挤着挨着,碧绿的柳条脉脉低垂,我在那位人儿的屋子里喝醉了酒,酣然睡去,总有好几回了。那时候,我在沉醉中,哪里相信会有“不如归去”的事呢?然而,我到底又回到江南来了,而且已经整整二十年!
注释
阮郎归:词牌名。调名用刘晨、阮肇故事。唐教坊曲有《阮郎迷》,疑为其初名。又名《醉桃园》等。双调四十七字,平韵格。
钿(diàn)车:用金宝装饰的车子,古代富贵人家女子或歌女所乘。
瞥(piē)然:一闪而过。
贴贴:挤挨的样子。
莺房:指歌女的房间。
啼鹃:古人认为杜鹃鸟的叫声像“不如归去”。 “不信有啼鹃”意指不相信会分手而归。
参考资料:
1、刘斯奋译著.刘斯奋诗译宋四家词选 姜夔 张炎: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04-205页
作者简介: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作者的诗词
临江仙 怀辰州教授赵学舟
一点白鸥何处去,半江潮落沙虚。淡黄柳上月痕初。
遐观情悄悄,凝想步徐徐。
每一相思千里梦,十年有此相疏。休休寄雁问何如。
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
渔歌子
□□□□□求鱼。钓不得鱼还自如。尘事远,世人疏。何须更写绝交书。
声声慢
秋高,光景奇绝,与姜白石垂虹夜游,同一清致也。
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
清平乐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满江红(己酉春日)
老子今年,多准备、吟笺赋笔。还自喜、锦囊添富,顿非畴昔。书册琴棋清队仗,云山水竹闲踪迹。任醉筇、游屐过平生,千年客。
回首梦,东隅失。乘兴去,桑榆得。且怡然一笑,探梅消息。天下神仙何处有,神仙只向人间觅。折梅花、横挂酒壶归,白鸥识。
张炎的名句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出自《解连环·孤雁》
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 :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出自《清平乐·采芳人杳》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出自《朝中措·清明时节》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出自《解连环·孤雁》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出自《高阳台·西湖春感》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 :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 :出自《清平乐·平原放马》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出自《清平乐·候蛩凄断》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出自《清平乐·采芳人杳》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 :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出自《疏影·咏荷叶》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出自《清平乐·候蛩凄断》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出自《朝中措·清明时节》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 :出自《疏影·梅影》
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 :出自《疏影·咏荷叶》
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 :出自《疏影·梅影》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出自《高阳台·西湖春感》
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出自《清平乐·采芳人杳》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出自《解连环·孤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出自《清平乐·候蛩凄断》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 :出自《疏影·咏荷叶》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出自《高阳台·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出自《高阳台·西湖春感》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出自《朝中措·清明时节》
一字无题外,落叶都愁。 :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出自《疏影·咏荷叶》
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出自《解连环·孤雁》
创作背景
张炎经历国亡家破的惨变后,一生中为躲避元朝廷的征召到处流浪。约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九月,张炎为元朝廷征召,与好友曾心传、沈尧道一起由杭州到大都,此次入京约有半年的光景。这就是词题中所说的“北游”。作者离京二十年之后,为追怀京都生活写下该词。
参考资料:
1、林力、肖剑.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长征出版社,1999年:第1754-17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