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传注释_解释
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己以醉翁为号。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收集收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文字一千卷,有一张琴,有一盘棋,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而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也知道我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记下我的乐趣罢了。”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到意趣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却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精神却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差不多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记述我的乐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辩论之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贪恋过多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我)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注释
初谪滁山: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年四十岁。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熙宁元年(1068),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修建房屋,准备退休于此。
三代:指夏商周。
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所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欧阳修撰有《集石录》,为在国现存最早的著录金石的专著。
逃名:避名声而不居。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庄生,指庄子。诮,讥笑。
志:记,标记。
“泰山”二句:以为心有专注,不闻外物。语本《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九奏:即“九韶”,虞舜时的音乐。
阅大战于涿鹿之原:《史记·五帝本纪》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隧擒杀蚩尤事。
轩裳珪组:分指古代大臣所乘车驾,所着服饰,所执玉板,所佩印绶,总指官场事物。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乞其身:要求退休。
一日:一旦,终有一天。
赐其骸骨:比喻皇帝同意其告老退休。
庶几:大概,差不多;或许可以。
佚:安逸,安乐。
置之:放在一边。
区区:形容事小。
不待七十:古代规定官员七十岁退休(“致仕”“致政”),欧阳修写本文时为六十四岁,所以用他人也有不到七十就告退的作为自解。
用于时:指出仕。
无称: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
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违背自己的平生志向而说话不算话。欧阳修早在皇祐元年任颍州知州时,已萌归田退休之意。后在《归田录序》中明确表示了“退避荣宠,而优游田亩”的心愿。素志,一向的志向。
负:具有。
参考资料:
1、曲德来.唐宋八大家散文 广选 新注 集评 欧阳修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443-446
2、陈振鹏 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223-1226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者的诗词
送
滁南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故事已传遗老说,世人今作画图誇。
金闺引籍子方壮,白发盈簪我可嗟。试问弦歌为县政,何知樽俎乐无涯。
句 其三
最好花常最后开。
春帖子词二十首·十夫人合五首
玉殿签声玉漏催,彩花金胜巧先裁。
宿云容与朝晖丽,共喜春随曙色来。
驯鹿
朝渴饮清池,暮饱眠深栅。
◇媿主人恩,自非杀身难报德。
主人施恩不待报,哀尔胡为网罗获。
南山蔼蔼动春阳,吾欲纵尔山之傍。
岩崖雪尽飞泉溜,涧谷风吹百草香。
饮泉啮草当远去,山後山前射生户。
送宋次道学士赴
古堤老柳藏春烟,桃花水下清明前。
江南太守见之笑,击鼓插旗催解船。侍中令德宜有后,学士清才方少年。
文章秀粹得家法,笔画点缀多馀妍。藏书万卷复强记,故事累朝能口传。
来居侍从乃其职,远置州郡谁谓然。交游一时尽英俊,车马两岸来联翩。
船头朝转暮千里,有酒胡不为留连。
欧阳修的名句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出自《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出自《醉翁亭记》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出自《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出自《丰乐亭游春·其三》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出自《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 :出自《长相思·花似伊》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出自《踏莎行·候馆梅残》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出自《别滁》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出自《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出自《丰乐亭游春·其三》
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出自《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出自《诉衷情·眉意》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出自《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出自《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出自《生查子·元夕》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出自《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出自《生查子·元夕》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出自《生查子·元夕》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出自《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出自《生查子·元夕》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出自《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出自《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出自《踏莎行·候馆梅残》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出自《别滁》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出自《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出自《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出自《画地学书》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出自《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出自《晚泊岳阳》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出自《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出自《秋声赋》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出自《戏答元珍》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出自《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出自《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出自《秋怀》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出自《秋怀》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出自《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出自《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出自《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出自《田家》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出自《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出自《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出自《戏答元珍》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出自《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出自《画眉鸟》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出自《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出自《戏答元珍》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出自《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出自《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出自《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出自《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出自《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出自《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出自《秋声赋》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出自《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出自《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 :出自《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自《伶官传序》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出自《踏莎行·候馆梅残》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出自《画地学书》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出自《田家》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出自《画眉鸟》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出自《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出自《醉翁亭记》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出自《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出自《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出自《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出自《伶官传序》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出自《朝中措·平山堂》
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 :出自《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作于熙宁三年(1070年)。当年七月,作者由青州知州改任蔡州知州,九月到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自号“六一居士”。此时的作者在政治上想摆脱忧劳烦扰,早就有急流勇退的思想,于是他一直接连上表请求退休,至蔡州后,过起了清淡的生活,不久创作了这篇文章。
参考资料:
1、曲德来.唐宋八大家散文 广选 新注 集评 欧阳修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443-446
2、吕晴飞.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606-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