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满江红·齐山绣春台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吴潜 宋代诗词 满江红·齐山绣春台

mǎn jiāng hóng··shān xiù chūn tái

shí èr nián qián zēngshàngdào xiù chūn táidǐng shuāng jiǎojiàn fán qióng zhàng tòu yán 穿chuān lǐng lǎo jiànxiāo kuáng zhònglái jiù jiā fēng jǐngxiǎng zhī qiān zǎishàng shén yóu kōngshān lěng shān zhī xià jiāng liú yǒng jiāng zhī wài huái shān míng wàng zhōngyuán chǔláng yóu gěng gōuguī fēi qiǎnjìn shíshì zhēn é qǐng wèn jīn zhòu jìng rén shěng

译文

十二年前曾经登上齐山绣春台顶,当时双脚稳健不用拐杖穿山越岭兴致撮浓,年老俸衰后狂荡豪放之气渐渐消失,虽然依旧面对着过去一样的美好风景,遥想当年杜牧之登齐山所作诗篇,千年之后还令人神驰心往,而今故人不见空山寂寂格外凄冷。

齐山之下,江水永远滚滚不停,江本岸边,淮山上残阳返照暮霭沉沉,遥望中原在哪里呢,虎狼般的敌人还盘踞其中,勾践范蠡破吴获胜长期准备决非浅近之力,谢安谢玄大破苻坚抓住时机顷刻成功,问宇宙中古往今来兴亡盛衰这是为什么呢,其中道理啊没有人能懂。

注释

齐山:在今安徽贵池县东。绣春台:在齐山顶上。

筇杖:竹杖。

透岩穿岭:穿山越岭。

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这两句是说,如果唐代杜牧在千载之下还来神游故地,将只见寂寞空山。

永:水流悠长。这两句是说齐山之下江水长流。

淮山:指淮水两岸的山。宋、金以淮水为界。暝:日暮。这两句是说江北淮山笼罩在暮色之中。

虎狼:喻敌人。梗:阻塞。这两句是说中原一带敌人还盘踞在那里。

勾蠡:指越王勾践和他的大臣范蠡。勾践曾大败于吴,屈服请和。此后他卧薪尝胆,并用范蠡、文种等整顿朝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攻灭吴国。这句是说勾践和范蠡的灭吴规划是长远之计。

石苻:指后赵石勒和前秦苻坚,他们在位时间都很短。俄顷:一会儿。这里暗以石苻喻金国。

宇宙:天地万物的总称。

参考资料:

1、唐圭璋.《唐宋词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第550页

2、郭彦全编著,历代词今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09,第313页

作者简介: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作者的诗词

吴潜的诗词

登延庆佛阁用出郊韵三首

高阁都将万象收,凭栏睇望兴何悠。

张郎遯世谁家谷,孙子成仙何处洲。

风雨喜无临九日,江山幸有答三秋。

年丰市井多欢笑,老子婆婆亦可不。

诸路发解劝驾

东郡衣冠盛,南宫榜帖新。

诸科唐取士,数路汉得人。

鸣鹿殷勤意,攀龙变化身。

若为明主献,忠谠要披陈。

水调歌头·勋业竟何许

勋业竟何许,日日倚危楼。天风吹动襟袖,身世一轻鸥。山际云收云合,沙际舟来舟去,野意已先秋。很石痴顽甚,不省古今愁。郗兵强,韩舰整,说徐州。但怜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诸公磊块,且倩一杯浇酹,休要问更筹。星斗阑干角,手摘莫惊不。

明仲小侄归江浙饯之西渡有感二首 其二

宿秧青碧稚秧黄,长叶抽苗势已张。田就再耘秋有准,水收积潦旱无伤。

老牛引犊挨篱卧,新燕将雏贴水翔。一壑一邱吾亦有,谁怜留滞尚他乡。

再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雨脚如奔冒远岑,须臾六合变层阴。坐回物物昭苏意,想见村村喜笑音。

翁诧稻粱营米栈,妇思裘褐拂衣砧。定知一熟酬诸愿,击壤歌中此感深。

吴潜的名句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出自《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 :出自《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 :出自《满江红·齐山绣春台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出自《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出自《水调歌头·焦山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出自《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 :出自《鹊桥仙·扁舟昨泊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出自《鹊桥仙·扁舟昨泊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出自《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创作背景

  宋末时期,词人登上池州城(今安微贵池)东南的齐山绣春台,遥望祖国山川,风光依旧,可是河山已有异样之感,从而引起“故国之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马丽选注,满江红,东方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第66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906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