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周邦彦 宋代诗词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tiān ··绿diāo jìntáichéng

绿diāo jìntáichéng shū xiāng yòu féng qiū wǎn shēng hán míng qióng quàn zhī shēn shí wén cái jiǎn yún chuāng jìng yǎn tàn zhòngluó yīn dùnshū huā diàn shàng yǒushū nánglòuyíng qīng zhào shū juànjīng jiāng liú zhì zuì jiǔ rén xiāngwàng chǔxiàn wèi shuǐ 西fēng chángān luàn kōngshī qíng wǎn zhuǎnpíng gāo tiào yuǎn zhèngxīn chōu xiè áo chū jiàn zuì dǎoshān wēng dàn chóu xié zhào liǎn

译文

秋景萧条,客子秋心寥落,正如杂草凋敝穷竭至极的台城。身处异乡又正逢晚秋心中悲中逢悲,更添伤感。傍晚的雨生起寒意,蟋蟀的呜声似劝人机织,间歇听闻到闺房中的女子正在赶制寒衣之声。暑去凉来,撤去花簟,铺上罗裀,织有花纹图案的竹凉席。纵然夏日所用已收藏、疏远,但还留得当时清夜聚萤照我读书之綀囊。綀音疏,一种极稀薄之布。

我在荆江停留的时间越久,老友相对,离别后的思绪无限,无边怀念汴京之故人,情绪、兴致辗转周折,登临高处,唯有求得一醉,借酒消愁。训漉酒竹器,把蟹端上筵席来下酒。忽见夕阳西沉,纵然酩酊大醉,但仍无计逃愁。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梦窗词集》并入“正宫”(即“黄钟宫”)。兹以姜词为准,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六仄韵。前片第七句、后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领格,例用去声。亦有前后片首句有不用韵者。

绿芜(lǜwú):长得多而乱的杂草。白居易《东南型一百韵》诗:“孤城覆绿芜”。

台城:旧城名。本三国吴后苑城,晋成帝释改建为建康宫,为东晋和南朝的宫省所在,所谓禁城,亦称台城。故址在进南京玄武湖侧。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五》:“晋、宋健谓朝廷禁近为台,故称禁城为台城。”此处用以代指金陵古城(即今南京市)。

殊乡(shū):异乡、他乡。

秋晚:深秋。

暮雨:傍晚的雨。

鸣蛩(qióng)劝织:蟋蟀的名声就像紧促的织布声。蛩:蟋蟀,以其声响织布机响,又名促织。唐孟郊《杂怨》诗:“暗蛩有虚织。”

花簟(diàn):织有花纹图案的竹凉席。

綀(shù)囊:粗丝织品做的袋子。

留滞:搁置;阻塞。

篘(chōu):漉酒竹器,亦可作动词。

蟹螯(xiè áo):螃蟹变形的第一对脚。状似钳,用以取食或自卫。荐:进,进献。指把蟹端上筵席来下酒。

山翁:山翁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之幼子,曾镇守荆襄,有政绩,好饮酒,每饮必醉。

斜照敛:指太阳落山。敛,收,指太阳隐没到地平线下。

参考资料:

1、俞平伯 .《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139-140页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作者的诗词

周邦彦的诗词

谩书 其二

旧识回文谱,新谐远调讴。望归朝对镜,合饮夜藏钩。

融蜡粘花蒂,烧檀暖麝油。双眉谁与画,张敞自风流。

万里春·千红万翠

千红万翠。簇定清明天气。为怜他、种种清香,好难为不醉。我爱深如你。我心在、个人心里。便相看、老却春风,莫无些欢意。

虞美人

淡云笼月松溪路。长记分携处。梦魂连夜绕松溪。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
海山陡觉风光好。莫惜金尊倒。柳花吹雪燕飞忙。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

一剪梅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满路花(仙吕)

金花落烬灯,银砾鸣窗雪。夜深微漏断,行人绝。风扉不定,竹圃琅玕折。玉人新间阔。著甚情悰,更当恁地时节。
无言欹枕,帐底流清血。愁如春后絮,来相接。知他那里,争信人心切。除共天公说。不成也还,似伊无个分别。

周邦彦的名句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出自《苏幕遮·燎沉香

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出自《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出自《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出自《兰陵王·柳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出自《花犯·小石梅花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出自《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出自《浪淘沙慢·晓阴重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 :出自《六丑·落花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出自《浪淘沙慢·晓阴重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出自《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 :出自《蝶恋花·早行

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出自《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出自《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出自《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出自《兰陵王·柳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出自《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出自《花犯·小石梅花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出自《琐窗寒·寒食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出自《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 :出自《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出自《琐窗寒·寒食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出自《解语花·上元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出自《苏幕遮·燎沉香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出自《兰陵王·柳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出自《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出自《苏幕遮·燎沉香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出自《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出自《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出自《大酺·越调春雨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出自《六丑·落花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出自《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出自《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出自《蝶恋花·早行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出自《兰陵王·柳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出自《解语花·上元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出自《六丑·落花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出自《花犯·小石梅花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 :出自《六丑·落花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出自《大酺·越调春雨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出自《兰陵王·柳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出自《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出自《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出自《解语花·上元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出自《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出自《大酺·越调春雨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出自《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出自《瑞龙吟·大石春景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 :出自《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是作于绍圣二年(1095年),时周邦彦40岁。周邦彦于元祐八年(1093)三十八岁时遭到流放,被调知溧水县。词人滞留金陵时,因为郁郁不得志感慨之下作下此词。

参考资料:

1、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第1010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9392.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