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王昌龄 唐代诗词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róng lóu sòng xīn jiànèr shǒu

hán lián jiāng píng míng sòng chǔ shān ((lián jiāng zuòlián tiān ))luò yáng qīnyǒu xiāngwèn piànbīng xīn zài dān yáng chéng nán qiū hǎi yīn dān yáng chéng běi chǔ yún shēn gāo lóu sòng néngzuì hán jiāng míng yuè xīn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

高楼送客,与友人依依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楚山: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有“心若怀冰”句,比喻心地纯洁。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也是以“玉壶冰”比喻清白的操守。唐人有时也以此比喻为官廉洁,如姚崇《冰壶诫》序云“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高楼:指芙蓉楼。

参考资料:

1、中山大学网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作者的诗词

王昌龄的诗词

送李五

玉盌金罍倾送君,江西日入起黄云。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

别皇甫五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
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为张(亻贵)赠阎使臣

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

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赖承琢磨惠,复使光辉新。

犹畏谗口疾,弃之如埃尘。

观猎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行路难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

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君不见,眼前事,

岂保须臾心勿异。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锉骨黄尘亦无愧。行路难,劝君酒,

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王昌龄的名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出塞二首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出自《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出自《芙蓉楼送辛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出自《从军行七首·其四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出自《闺怨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出自《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出自《送魏二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出自《送狄宗亨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出自《青楼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自《出塞二首·其一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出自《从军行七首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自《芙蓉楼送辛渐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出自《闺怨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出自《送柴侍御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出自《从军行七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出自《采莲曲二首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出自《从军行七首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出自《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出自《塞下曲四首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出自《长信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出自《送狄宗亨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出自《采莲曲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出自《从军行七首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出自《从军行七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出自《出塞二首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出自《从军行七首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出自《送魏二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出自《青楼曲二首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出自《送郭司仓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出自《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出自《青楼曲二首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出自《从军行七首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出自《春宫曲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出自《从军行二首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从军行七首·其四

创作背景

  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市)丞时。王昌龄开元二十七年(739)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两首诗当为此时所作。

参考资料:

1、中山大学网 芙蓉楼送辛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9612.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