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聚蚊谣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3

刘禹锡 唐代诗词 聚蚊谣

wén yáo

chén chén xià lán táng kāi fēi wén àn shēng léi cáo rán chū hài tīng yīnyīnruònán shān lái xuān téng hūn hēi mèi zhě fēncōng zhě huò lòuhuáyuè shàngtiān yíng rén kànchǐěr máng ěr zhòng néngshāng tiān shēng yǒushí è wéiěr shè qián kuāng chuáng qīng shāng lái qiū xiǎo xiū ěr wēi xíng dān niǎo

译文

夏夜沉沉,清静的堂屋门窗大开,飞蚊趁着黑暗,发出雷鸣般的声响。

喧闹声突然而来,起初听了吃惊,像是隆隆的雷声从南山传来一样。

蚊子喜欢在昏暗的夜里嗡嗡地鼓翅飞舞,糊涂人分辨不清,聪明人也感到迷惘。

在露水下滴、月上中天的夏夜,尖嘴叮人,难于觉察提防。

虽然我有七尺之躯,你蚊子小如芒刺,但是我寡你众,所以你能把我伤。

天生蚊子有一定时节,我不可阻遏,为了避开你的叮刺,我只好躲进蚊帐。

等到凉风吹来,在秋天的拂晓,你这细微东西就要给丹鸟吃光!

注释

沉沉:昏黑貌。兰堂:芳洁的厅堂。厅堂的美称。一作“闲堂”。

伺:等待,趁着。

嘈然:声音杂乱貌。歘(xū):忽然。

殷(yǐn)殷:震动声,形容雷声很大。南山:即终南山。

喧腾:喧闹沸腾。鼓舞:鼓翅飞舞。

昧者:糊涂人。

露华:露水。滴沥:水下滴貌。

利觜(zī):尖利的嘴。看不得:看不清楚。

芒:草木茎叶、果实上的小刺。

遏:阻止。

幄:帐幕,指蚊帐。匡床:安适的床。一说方正的床。

清商:谓秋风。

羞:进献食物。丹鸟:萤火虫的异名。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78-180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作者的诗词

刘禹锡的诗词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金貂晓出凤池头,玉节前临南雍州。暂辍洪炉观剑戟,
还将大笔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

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用年字)

江左重诗篇,陆生名久传。凤城来已熟,羊酪不嫌膻。
归路芙蓉府,离堂玳瑁筵。泰山呈腊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扬州荐,因君达短笺。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

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

省试风光草际浮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
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
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逢王十二学士入翰林,因以诗赠

厩马翩翩禁外逢,星槎上汉杳难从。
定知欲报淮南诏,促召王褒入九重。

刘禹锡的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出自《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出自《西塞山怀古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出自《竹枝词二首·其一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出自《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出自《金陵五题·石头城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出自《和乐天春词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出自《始闻秋风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自《乌衣巷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出自《潇湘神·斑竹枝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出自《竹枝词二首·其二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出自《杨柳枝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出自《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出自《杨柳枝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出自《忆江南·春去也

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出自《柳花词三首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出自《始闻秋风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出自《秋风引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出自《金陵五题·并序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自《望洞庭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出自《竹枝词二首·其一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出自《金陵五题·石头城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出自《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出自《秋词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出自《秋风引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出自《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出自《西塞山怀古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出自《竹枝词二首·其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出自《秋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出自《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出自《竹枝词九首·其九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出自《汉寿城春望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出自《更衣曲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出自《金陵怀古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出自《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出自《更衣曲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出自《再游玄都观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出自《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出自《陋室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出自《望洞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出自《陋室铭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间刘禹锡任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司马时期。当时,王叔文政治集团失败,诗人受到牵连,被贬谪朗州。诗人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前,有感于腐朽官僚的狠毒,于是写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78-180

2、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78-480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1001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