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注释_解释
译文
当秋风从种满杨柳的街巷刮起来时,这个边境的城市就愈加显出一片荒凉萧索的景象。我仿佛听见马匹嘶叫着逐渐远去,它载着旅人要到什么地方去呢,已经是傍晚时分,戍楼上正吹响呜呜的号角。我的心情恶劣极了,更何况眼前一片寒烟衰草,惨淡凄凉,就好像当年一位将军率领军队,在沙漠上曲折行进的情景。
我于是深深地追忆起,在汴京西湖上,携带着歌伶乘坐船艇,在傍晚的花丛中游乐的美好时光当时一起游玩的朋友们还在不在呢,我可以想象那里也到了翠叶凋残,红花落尽的秋天了。我用一幅衣裙把此刻的心情随意题写下来,等到春天雁儿飞过时就系在它们身上。只怕它们行色匆匆,不肯替我寄去,结果耽误了日后的约会。
注释
凄凉犯, 词牌名,姜夔自制曲,有乐谱传世,仙吕调犯双调。又名《瑞鹤仙影》。双片九十三字,仄韵。
边城:南宋之淮北已被金占领,为敌境,此淮南则被视为边境。
离索:破败萧索。
戍楼:古代城墙上专用于警戒的建筑。
部曲: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此处泛指部队。
迤逦(yǐ lǐ):连绵不断的样子。
舫(fǎng):船艇。
翠凋红落:绿叶凋残,红花飘落。暗示时节已至秋天。
羊裙:南朝宋人羊欣。比处代指赠予挚友的书信。
后约:日后相聚的期约。
参考资料:
1、刘斯奋译著,刘斯奋诗译宋四家词选 姜夔 张炎,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08,第58页
作者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作者的诗词
三高祠
越国霸来头已折,洛京归后梦犹惊。
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
浣溪沙 其二
春点疏梅雨后枝。剪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清波引
大别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胜友二三,极意吟尝。朅来湘浦,岁晚凄然,步绕园梅,摛笔以赋
冷云迷浦。倩谁唤、玉妃起舞。岁华如许。野梅弄眉妩。屐齿印苍藓,渐为寻花来去。自随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
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故人知否。抱幽恨难语。何时共渔艇,莫负沧浪烟雨。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玉梅令
曰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夜行船(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而归)
略彴横溪人不度。听流澌、佩环无数。屋角垂枝,船头生影,算唯有、春知处。
回首江南天欲暮。折寒香、倩谁传语。玉笛无声,诗人有句,花休道、轻分付。
姜夔的名句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出自《暗香·旧时月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出自《姑苏怀古》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出自《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出自《钓雪亭》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出自《琵琶仙·双桨来时》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出自《琵琶仙·双桨来时》
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出自《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出自《钓雪亭》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出自《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出自《庆宫春·双桨莼波》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出自《暗香疏影》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出自《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出自《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出自《淡黄柳·空城晓角》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出自《暗香疏影》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出自《过垂虹》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出自《淡黄柳·空城晓角》
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 :出自《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 :出自《念奴娇·闹红一舸》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出自《念奴娇·闹红一舸》
创作背景
本词约作于光宗绍熙元年(1190),其时作者正客居合肥,目睹秋日边城的离索景色—淮南地区成为边防前线。作为该地重镇的合肥,也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变得异常萧条冷落。姜夔心生感慨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