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晁冲之 宋代诗词 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

xià zhuīgǎn wǎng yīn chéng èr shǒu

shǎonián 使shǐ jiǔ zǒu jīng huázòng zēngyóu xiǎo xiǎo jiākànchángtīng shù hòu tíng huā mén qīn yáng liǔ chuí zhū chuāng duì yīng táo juànshā zuò bàn jīng suí shì shuǐ zhǔ rén xīng sàntiān chūn fēng yuè guòzhāng huáqīng niǎo shuāng yāo ājiāliǔ dāngyíng rén táo chū qiáng huā bìn shēn chāi nuǎn yún qīn liǎn báoshān hán yìng shā zuòshēng chóu chàng shì lín zhōu zài hǎi 西

译文

少年时期曾纵酒使气游遍京都,也常到京城名妓的居处。在文期酒会上欣赏《霓裳羽衣曲》《玉树后庭花》等著名歌舞。那里绿柳夹道,门在柳阴深处,门上垂着珠帘绣箔,窗户上卷起碧绿的窗纱,窗口对着樱桃树,红的樱桃与绿的窗纱,色彩对比鲜明。但昔日昔日的座上客已一半不在人间,酒会的主人也已如星之散落,彼此天各一方了。

乘着春风踏着明月走过章华宫,被邀请至阿母家与佳人相会。佳人住宅门前有株垂柳,柳条的枝叶几乎正对垂着珠箔的门帘,隔着围墙有一株樱桃掩映在碧纱窗上,花枝伸出围墙,似乎在欢迎来客。鬓深钗暖,如春云侵脸;臂薄衫寒,似碧玉映纱。你不要为不能长久如此而惆怅终生,要知道相邻并不遥远,并不是天涯海角,仍是后会有期的。

注释

⑴都下:京都。

⑵小小:苏小小,南朝钱塘名妓。此处指宋代名妓李师师。

⑶霓裳羽衣曲、玉树后庭花:两者都是乐曲名,用以说明李师师的歌舞技艺。

⑷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见《汉武故事》。

⑸迎人桃出隔墙花:此句倒装,应作“隔墙桃出迎人花”解。

参考资料:

1、刘文忠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683-684

2、吴昌恒 等.古今汉语实用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3、作品白话译文部分内容由朝阳山人根据相关资料编辑.

作者简介: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作者的诗词

晁冲之的诗词

玉蝴蝶

目断江南千里,灞桥一望,烟水微茫。尽锁重门,人去暗度流光。雨轻轻、梨花院落,风淡淡、杨柳池塘。恨偏长。佩沈湘浦,云散高唐。
清狂。重来一梦,手搓梅子,煮酒初尝。寂寞经春,小桥依旧燕飞忙。玉钩栏、凭多渐暖,金缕枕、别久犹香。最难忘。看花南陌,待月西厢。

上林春慢

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满城车马,对明月、有谁闲坐。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扃金锁。
玉楼人、暗中掷果。珍帘下、笑着春衫袅娜。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亸。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

渔家傲

浦口潮来沙尾涨。危樯半落帆游漾,水调不知何处唱。风淡荡。鳜鱼吹起桃花浪。
雪尽小桥梅总放。层楼一任愁人上。万里长安回首望。山四向。澄江日色如春酿。

汉宫春

黯黯离怀,向东门系马,南浦移舟。薰风乱飞燕子,时下轻鸥。无情渭水,问谁教、日日东流。常是送、行人去后,烟波一向离愁。
回首旧游如梦,记踏青殢饮,拾翠狂游。无端彩云易散,覆水难收。风流未老,拚千金、重入扬州。应又是、当年载酒,依前名占青楼。

临江仙

谩道追欢惟九日,年年此恨偏浓。今朝吹帽与谁同。黄花都未拆,和泪泣西风。
应恐登临肠更断,故交烟雨迷空。为君一曲送飞鸿。谁能推毂我,深入醉乡中。

晁冲之的名句

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出自《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出自《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出自《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 :出自《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创作背景

  政和间(1111—1118),李师师、崔念月二妓,名著一时,晁叔用(冲之字叔用)每会饮,多召侑席。其后十余年,再来京师,二人尚在,而声名溢于中国。叔用追往昔,作二诗以示江子之。

参考资料:

1、刘文忠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683-68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10627.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