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情尽桥注释_解释
译文
世间最难了断的就是感情,如何能有情尽桥呢?
就改名为折柳桥吧,该是离恨就像柳叶一条条地摆荡在心头啊!”
注释
从来:向来。
尽:完。
何:什么。
折柳:折柳送别,是古代习俗,取“柳”谐音“留”,表示挽留之意。
离恨:离愁别恨。
作者简介: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作者的诗词
酬李绀岁除送酒
岁尽贫生事事须,就中深恨酒钱无。故人充寿能分送,
远客消愁免自沽。一夜四乘倾凿落,五更三点把屠苏。
已供时节深珍重,况许今朝更挈壶。
送裴璋还蜀因亦怀归
客在剑门外,新年音信稀。自为千里别,已送几人归。
陌上月初落,马前花正飞。离言殊未尽,春雨满行衣。
苦寒
今年无异去年寒,何事朝来独忍难。
应是渐为贫客久,锦衣著尽布衣单。
武侯庙古柏
密叶四时同一色,高枝千岁对孤峰。
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盘根似卧龙。
经杜甫旧宅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万古只应留旧宅,
千金无复换新诗。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雍陶的名句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出自《天津桥望春》
创作背景
854年,雍陶出任简州刺史。简州城外,有一座情尽桥,是人们送迎客人的地方。在一个春天,雍陶送客来到情尽桥不解其名,询问后他结合自己送别的感受和历来折柳送别的风俗,建议改为折柳桥。并写了这首诗送给朋友,抒发了对朋友离别的留恋不舍之情。
参考资料:
1、张学文.离梦别魂 历代送别诗词大观.北京:长征出版社,2007年:第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