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2

王守仁 明代诗词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zhū mén rén sòng zhì lóng dào zhōngèr shǒu

gāo luàn shān zhū xián xiāngsòng kuì jiānguān yún mào jiān chóu zhòngfēng xuě chuī zhuóbìn bān huā zhú táng huángòngguì zhī qiū 殿diàn tīng pān xiāngzuòqín shū biéhòu yán zài dìng wán xuě mǎn shān chéng guān guī xīn biéliǎng máng rán mén zhēn kuì cóng chén wēi huánguòsòng nián zūn jiǔ yīn tóngsuì wǎn jiān shū yǒuyàn chūn qián bǐng zhú tōngxiāo zuò míng xiānglǒng yān

译文

高低不平的小路穿行于乱山之间,诸位贤人相送这么远真令我不安。

小溪上空乌云压头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风吹动着衣服雪花沾满了鬓发。

什么时候还能在燃着花烛的草堂上共叙情谊,我呀等着听你们登科及弟的喜讯。

只要互相思念也用不着太多的书信问侯,分别之后我希望你们更深入的研究学问。

傍晚时来到铺满大雪的山城关界,回乡的心情和离别的愁绪使人茫然若失。

学生们在困难时跟随我真令我惭愧,这使人会想起孔子微服过宋的故事来。

岁暮时不为什么也要在一起喝酒论道,春天里要记着寄书信来。

莫要推辞通宵秉烛而坐,过了明天呵陇上的烟雾就隔断了相互的思念。

注释

蹊:小路。间关:这里指诸贤相送走了很远的路。

桂枝句:秋殿,朝庭在秋天举行的殿试。跻攀,上升。旧时把登科及弟喻为折桂。等着听登科及弟的喜讯。

订顽:订正愚顽。

及门句:及门,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从陈,跟随,引用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的故事。全句的意思是从学生们跟随自己那天起就感到惭愧。

微服句:微服,为隐蔽身分而改穿的服装。此句用典,《孟子·万章》上记载,孔子在鲁国、卫国过得不顺心,又遇上宋国的司马桓要拦截杀害他,就改变装束通过宋国。

缄书:书信。

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作者的诗词

王守仁的诗词

寄隐岩

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终岁风尘里,何年沧海浔?

洞寒泉滴细,花暝石房深。青壁须留姓,他时好共寻。

家僮作纸灯

寥落荒村灯事赊,蛮奴试巧剪春纱。花枝绰约含轻雾,月色玲珑映绮霞。

取办不徒酬令节,赏心兼是惜年华。如何京国王侯第,一盏中人产十家。

因雨和杜韵

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

客途最觉秋先到,荒径惟怜菊尚存。却忆故园耕钓处,短蓑长笛下江村。

山石

山石犹有理,山木犹有枝。

人生非木石,别久宁无思。

愁来步前庭,仰视行云驰。

行云随长风,飘飘去何之。

行云有时定,游子无还期。

高梁始归燕,鹈晙已先悲。

有生岂不苦,逝者长如斯。

已矣复何事,商山行采芝。

山中懒睡四首 其二

扫石焚香任意眠,醒来时有客谈玄。松风不用蒲葵扇,坐对青崖百丈泉。

王守仁的名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出自《元夕二首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出自《元夕二首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出自《元夕二首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出自《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出自《春晴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出自《元夕二首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出自《元夕二首

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出自《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出自《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出自《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出自《春晴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出自《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出自《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出自《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创作背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10827.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