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减字木兰花·春怨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2

朱淑真 宋代诗词 减字木兰花·春怨

jiǎn lán huā ··chūn yuàn

hángzuò chàng chóu huánzhù shāng shén nài qīng hán zhùrén qíng shéijiànlèi cán zhuāng bàn chóu bìng xiāngréng jìnhán dēng mèng chéng

译文

无论行走还是静坐,无论独自吟咏还是互相唱和,乃至卧倒床榻,我都独自一人;久久的站着凝望让我倍加伤神,更无奈这春寒招惹我的愁绪。

这份愁情有谁曾见到,让我眼泪滚滚,把自己原先的粉妆冲洗得一丝不留;愁病交加,把灯芯挑了又挑,终究难以入眠。

注释

独行:一人行路;独自行走。

独坐:一个人坐着。

独唱:独自吟咏、吟唱。

独卧:泛指一人独眠。

伫立:久立。

伤神:伤心。

无奈:谓无可奈何。

轻寒:微寒。

残妆:亦作“ 残妆 ”。 指女子残褪的化妆。

一半:二分之一。亦以表示约得其半。

相仍:依然;仍旧。

寒灯:寒夜里的孤灯。多以形容孤寂、凄凉的环境。

不成:不行,不可以。

作者简介: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作者的诗词

朱淑真的诗词

咏桂四首 其四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秋清在一时。

掬水月在手

无事江头弄碧波,分明掌上见嫦娥。不知李谪仙人在,曾向江头捉得么。

淡月疏云九月天,醉霜危叶坠江寒。孤窗镇日无聊赖,编辑诗词改抹看。

夏雨生凉三首 其一

烈日如焚正蕴隆,黑云载雨泻长空。搜龙霹雳一声歇,庭竹潇潇来好风。

高缕千丝纤暖风,带烟笼雾市桥东。

绾成幽恨斜阳里,折断离情细雨中。

朱淑真的名句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出自《蝶恋花·送春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出自《减字木兰花·春怨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出自《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出自《江城子·赏春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出自《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 :出自《江城子·赏春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出自《清平乐·夏日游湖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出自《蝶恋花·送春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出自《江城子·赏春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出自《蝶恋花·送春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出自《蝶恋花·送春

创作背景

  朱淑真虽家世显赫,婚姻却十分不幸,这首词正是由于自己的婚姻的不幸,所嫁非偶,日夜思念自己的意中人所写。朱淑真书写时心中充满矛盾,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对知音的渴望,对自我才华的肯定,对自我实现的期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1099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