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注释_解释
译文
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的楼台尽入眼底。一个人躺在帷帐之中,无人相伴。双眉上还是旧愁,心中又添了新愁。
转身起来,坐在窗前,眼前不时有流萤飞过。抬着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不忍变圆满。
注释
菩萨蛮: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
榭(xiè):建于高台或水面(或临水)之木屋。
凤帏(wéi):闺中的帷帐。
蛾:眉毛。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颦(pín):作动词为皱眉,作形容词为忧愁。
绣户:解释华丽的居室,多指女子的住所。
疏萤:指萤火点点,忽明忽暗。
作者简介: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作者的诗词
咏桂四首 其四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秋清在一时。
掬水月在手
无事江头弄碧波,分明掌上见嫦娥。不知李谪仙人在,曾向江头捉得么。
写
淡月疏云九月天,醉霜危叶坠江寒。孤窗镇日无聊赖,编辑诗词改抹看。
夏雨生凉三首 其一
烈日如焚正蕴隆,黑云载雨泻长空。搜龙霹雳一声歇,庭竹潇潇来好风。
柳
高缕千丝纤暖风,带烟笼雾市桥东。
绾成幽恨斜阳里,折断离情细雨中。
朱淑真的名句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出自《蝶恋花·送春》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出自《减字木兰花·春怨》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出自《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出自《江城子·赏春》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出自《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 :出自《江城子·赏春》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出自《清平乐·夏日游湖》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出自《蝶恋花·送春》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出自《江城子·赏春》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出自《蝶恋花·送春》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出自《蝶恋花·送春》
创作背景
朱淑真的爱情生活极为不幸,作为一位女词人,她多情而敏感,因此于中秋节前后几天写下了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份未详。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