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越州赵公救灾记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3

曾巩 宋代诗词 越州赵公救灾记

yuè zhōu zhào gōng jiù zāi

    níngnián xià yuè hàn jiǔ yuè zhèng 殿diàn xué shì zhīyuè zhōu zhào gōng qián mín zhī wèi wéishū wèn shǔxiànzāi suǒ bèizhě xiāng mín néngshízhě yǒudānglǐn guān zhě rén gōu fáng gòu zhùjiù mín 使shǐ zhì zhī zhě suǒ qián cāng zhě rén chū zhě jiāsēng dào shì shízhī xiàn shū zhě cún 使shǐ shū duì ér jǐn bèi     zhōu xiànshǐ mín zhī lǎo ruò néngshízhě èr wànqiān jiǔ bǎi rén gào shì suì lǐn qióng rén dānggěisān qiān shíér zhǐ gōng liǎn rén suǒ shū sēng dào shì shízhī xiàn zhě wànqiān shízuǒ fèi 使shǐ shí yuè shuò rén shòu shēng yòu xiǎo bàn zhī yōu zhòng xiāngróu 使shǐ shòu zhě nán ér rén shòu èr zhī shíyōu liú wángchéng shì jiāo wéigěizhī suǒ fán shí yǒu使shǐ 便biànshòu zhī ér gào jiāzhě gěiguān wéiyòng zhī zài zhí ér jìng zhě gěishíér rènshì néngshízhě yǒushì néngshízhě wéizhī gào rén tiào yòu wéizhī guān wànèr qiān shípíng jiàmín wéitiào zhī suǒ fán shí yǒu使shǐ zhě 便biànshòu yòu jiù mín wán chéng qiān bǎi zhàng wéigōng sān wànqiān yōngqián yòu zài bèi zhī mín qián zhě gào rén zòng zhī ér dàishúguān wéicháng nán zhě 使shǐ rén shōu yǎng zhī     míng nián chūn wéibìng fāngchǔbìng zhī guī zhě sēng èr rén shǔshì yào yǐnshílíngshī suǒ shì fán zhě 使shǐ zài chǔsuí shōu zhī     lǐn qióng rén jìnsān yuè dāngzhǐ shì suì jìnyuè ér zhǐ shì yǒufēi 便biànwén zhě gōng rènléishǔyǒushàngqǐng zhě huò 便biànduō zhé hánggōng shí zǎo bèi xīn shǎoxiè shì gōng qīngěibìng zhě yào shíduō chū qián mín xìng hàn miǎn zhuǎnsuī shī liǎn máijiē gōng     shì shí hàn bèiyuè mín jǐn zhě dài bàn zāi wèi yǒutiān dōng xiàng yōu láo zhōu xiàntuī shàngēn rén rén jìngōng suǒ xún mín yóu wéiguī suǒ jīngyíng suí xiān hòu zhōng shǐ zhī wěixiānbèi zhě shī suī zài yuè rén shì tiān xià shì suī hángshí chuánhòu gàizāi zhī hángzhì shì néng使shǐ zhī ér néngwéizhī bèi mín bìng ér hòu zhī xiān shì ér wéizhě yǒujiānér yǒuwéizhī zhě yǒujiāncǎiyuè gōng suǒ tuī hángwéizhī shíxiángwèi yuè rén zhī bàn 使shǐ zhī yǒuzhì mín zhě xìng ér suì zhī zāi tuī gōng zhī suǒ shì tiáo dàiqǐng ér gōng zhī xiǎo qiějìn     gōng yuán fēng èr nián xué shì jiā tài bǎo zhì shì jiāzhí dào zhènghángzài zhāotíng zhī shí zài shēn zhě zhùzhùhuāng zhèng shī zhě wéiyuè zhōu zhào gōng jiù zāi yún

译文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赵公出任为越州长官。在百姓未被饥荒所苦之前,就下文书询问所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僧人道士以及读书人吃剩的余粮记录于簿籍的有多少实存,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准备。

  州县官吏登记报告,全州孤儿、老人、疾病、体弱不能养活自己的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向来规矩,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应当发到三千石粮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上缴的,以及僧人道士吃余下的粮米,共得谷物四万八千多石,就用它来补助那救济的费用。让规定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乡民将流离失所,就在城镇郊外设置了发粮点共五十七处,让各人就便领粮,并通告大家,离开自家的不发给粮食。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不能养活自己的人,有了这样的供应。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告诫富人不能囤积米粮不卖给他们。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用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就便像领粮的一样。又雇用民工修补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有愿意出利息借钱的老百姓,官府劝告富裕人家放手借钱给他们,等田中谷熟,官府为债主出面责令他们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

  第二年春上,瘟疫很严重。官府设立病院,安置无家可归的病人。招募两位僧人,把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委托给他们,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

  按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满三个月就停止,这年发放到五月才停结束。有不便行公文处理的事情,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请示上级的事,有些对救灾有较多的好处,就立即施行。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劳心力从未稍微懈怠,事无论巨细必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花的多是自己的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

  这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病,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赵公抚慰百姓,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用来筹划安顿民众的事,哪个先哪个后以及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在这方方面面之间,曲折周到细致详尽,没有不考虑到家的。他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大约灾害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作防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熟习而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我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将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顷刻就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吗?

  公元1079年,由大学士,加升,太子少保,致仕(年龄为七十岁或有重病),归家还乡在衢州。(他)直道而行的风气流行到(当时)朝延,和乐平易(厚道)实实在在的人,这里不详细介绍。写篇(饥荒)灾年治理办法可教育后人,命名为《越州赵公救灾记》。

注释

所被者几乡(覆盖) 当廪于官者几人(赈济、供给粮食;名词作动词)

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雇;处)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多余;簿籍;实存)

注音

僦( jiù )民使治之者 给(jǐ)其食而任以事 无得闭粜 (tiào)

使籴( dí )者 处(chǔ )疾病之无归者 使在处随收瘗(yì )之

或便(biàn)宜 民不幸罹(lí)旱疫 公所拊(fǔ)循

所以经营绥辑 (suí jí) 委曲纤(xiān)悉

盖灾沴(lì)之行 则有间(jiàn)矣 家于衢(qú)

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作者的诗词

曾巩的诗词

送英州苏秘丞

远民歌舞戴升平,碧阁朱楼照眼明。

乡馔雨余收白蕈,客樽秋后对红英。

泷鸣浈水遥通海,路入南山不隔城。

材术如君有余暇,出游应数拥双旌。

南湖行二首 其二

东南溪水来何长,若耶清明宜靓妆。南湖一吸三百里,古人已疑行镜里。

春风来吹不生波,秀壁如奁四边起。蒲芽荇蔓自相依,踯躅夭桃开满枝。

求群白鸟映沙去,接翼黄鹂穿树飞。我坐荒城苦卑湿,春至花开曾未知。

荡桨如从武陵入,千花百草使人迷。山回水转不知远,手中红螺岂须劝。

轻舟短楫此溪人,相要水上亦湔裙。家住横塘散时晚,分明笑语隔溪闻。

圣贤

圣贤性分良难并,好恶情怀岂得同。

荀子书犹非孟子,召公心未悦周公。

况令树立追高远,而使裁量属闇蒙。

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游琅琊山

飞光洗积雪,南山露崔嵬。

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

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

初谁爱苍翠,排空结楼台。

{左车右献}{左车右献}架梁栋,辉辉刻琼瑰。

先生鸾凤姿,未免燕雀猜。

飞鸣失其所,徘徊此山隈。

万事于人身,九州一浮埃。

所要挟道德,不愧丘与回。

先生逐二子,谁能计垠崖。

所怀虽未写,所适在欢咍。

为语幕下士,殷勤羞瓮醅。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 其七 石屏路

石屏不见刀斧痕,石下初谁得行径?千骑来时停管弦,月明更觉山中静。

曾巩的名句

创作背景

  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县。赵公即赵抃。赵抃居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由于他曾任殿中侍御史,所以京师中对他有“铁面御史”之誉。后任右谏议大夫、资政殿大学士,晚年执越州政务,在越州治绩卓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11146.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