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 明代诗词
上河采莲行
上河采莲行
长干六月莲花开,九衢烁石飞尘埃。清凉自可消热恼,至今奇异抽莲台。上河种莲莲千顷,独有一池最清冷。五花一蒂间红黄,或三或九相牵引。更有垂头照水莲,花头在水蒂在天。瓣剪轻罗千叠细,香留湿露半铢妍。世间物理须平常,一花一蒂自相当。譬如百工各一艺,流行王泽称安康。即使一蒂悬二花,并头已足使人誇。三五钩连至九瓣,真疑玉阙开天葩。周公多才复多技,若无其德才则累。对花不觉惜花奇,以理求之或相似。柳子上河访友归,说花真使心魂飞。兼言一士能扛鼎,直气不剉与身肥。青原瀑布开生面,曾驱五虎出山嵋。鸡鸣半叶即淩风,一见未语知猿公。相携池畔寻菡萏,四枝照水新芙蓉。池上主人叉腰立,对花与之施长揖。最嫌礼数缚人情,怒气横生手以戟。转盻之间池水沸,莲花出水香流地。力士早曾脱巾舄,水中那得藏蛟兕。今春碣石归金陵,风尘困折意难清。忽闻奇事探奇赏,烦襟荡涤归清溟。嗟吁中和祥瑞被草木,何不直与万姓消刀兵。
作者简介: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作者的诗词
释今无的诗词
寿固山永言尚将军
百粤惠风吹瑞草,星光耿耿长庚老。寰海之区光浸中,仁寿同歌兼社舞。
银花火树太平年,山川带砺入幽妍。白昴之精跃申甫,一柱擎天见神武。
六师总辔雄且贤,金章紫绶何翩翩。万里霜威誇逸足,三生灵慧长青莲。
青莲千叶照碧波,我观佛种亦维摩。现身暂佩水苍玉,手调阴阳分太和。
文焕夺将颔下彩,威光还过髻中螺。几回顾我生颜色,贵贱相忘笑语历。
王臣曾受付嘱来,山僧敢献三多祝。
欲为海幢化四金刚 其一
愿乞金刚四座高,长年一册压方袍。问人每爽朱提约,在我殊怜白首劳。
念佛有时行玉兔,抡材真欲踞金鳌。神宗旧事偏能忆,閒共诸僧说海涛。
宿峡口
今夜又依高峡宿,一年心眼且新鲜。风声入树猿应语,鹤影横江人未眠。
怪石看多追太古,微波寒渐起虚烟。吾生亦是无涯者,老去凭谁负此肩。
送陈扶上之任靖安
绣佛龛前语话勤,天涯宦况此离群。河阳树色堪为政,单父琴声又属君。
雪满秋屏驯雉下,月高南海夜鸿闻。端明不次承前箸,为把名香着意焚。
北月 其二
高无山势冷无秋,碛阔空低揽客愁。去马不嘶霜箭急,征鸿频过羽声稠。
飘多白雪光偏厚,涷尽黄河影不流。南国明珠应可惜,逢人只是暗中投。
创作背景